1.本发明涉及角磨机技术领域,种手制作具体为一种手持式角钢打磨机
。持式
背景技术:
2.电力铁塔的角钢机加工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到角钢,因此在制造过程中会广泛使用角磨机对角钢进行打磨
。打磨
角磨机打磨角钢过程中会产生摩擦热,种手制作如果连续操作时间过长,持式就会导致磨砂片温度升高,角钢机甚至过热,打磨损坏设备或者对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种手制作因此在打磨一段时间后需要停机冷却,持式等待磨片冷却完毕后再加工,角钢机或是打磨直接更换磨片继续加工
。
3.但磨片自然冷却时间长,种手制作且磨片通常采用锁紧螺母紧固在角磨机上,持式更换磨片时需要使用对应的角钢机工具进行拆装,颇为费时,因此现有技术通过在角磨机的外壳内设置风扇,在外壳尾部开设进风口,在头壳部位开设出风口,风扇将风从尾部进风口引入,将电机热量带走,最后从头壳部位的出风口吹出对磨片散热,但单纯的风冷散热速度不及磨片升温速度,只能起到延长磨片的加工时长的作用,当磨片过热后还是需要停机冷却
。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角钢打磨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角磨机磨片过热需要停机冷却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
。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角钢打磨机,包括:外壳以及两个分别安装于外壳两侧的磨片,还包括切换机构,其中:所述外壳形成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把壳体以及用于安装磨片的头壳,所述外壳形成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输出轴
、
伸缩套管
、
切换开关
、
滑台以及螺纹连接套,所述输出轴活动装配于头壳内,所述输出轴能够轴向转动以驱动磨片旋转,所述伸缩套管套设于输出轴外侧,所述伸缩套管能够带动输出轴缩入头壳内,所述切换开关滑动装配于头壳上,所述切换开关能够驱动伸缩套管收缩,所述滑台对称滑动设于头壳上,所述螺纹连接套活动设于滑台上与输出轴通过键槽连接
。
6.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机构
、
散热机构和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设有或连接有一个电机轴,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保护壳
、
连接法兰和锁紧螺母,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风扇
、
气流管道和挡板,所述风扇连接所述电机轴以受所述电机轴驱使转动,所述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分别设于风扇两侧,所述气流管道设于头壳内以用于引导气流方向,所述气流出口包括对称开设于气流管道上的第一出气口,所述挡板活动装配于气流管道与头壳之间,所述挡板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挡板能够滑动以连通或封堵第一出气口
。
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有实现电机轴与输出轴之间传动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锥齿轮以及两个对称设于主动锥齿轮两侧的从动锥齿轮,所述电机轴贯穿气流管道并延伸至头壳内侧,所述电机轴位于头壳内侧一端固装有所述主动锥齿轮
。
8.进一步地,所述头壳内对称设有两个用于装配从动锥齿轮的连接架,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延伸至头壳外侧
、
另一端与所述从动锥齿轮键槽连接
。
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套管与连接架之间设有压簧
。
10.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套管的侧壁上设有连杆,所述切换开关上设有与连杆适配的第一拨杆
。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法兰包括安装架
、
法兰本体,所述安装架与法兰本体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连接
。
12.进一步地,所述头壳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三出气口
。
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台之间通过束带连接,所述头壳内对称设有两个引导束带的导向辊
。
14.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式角钢打磨机:一
、
本技术采用双磨头设置,依次运行,在工作位的磨片过热后,通过切换机构快速切换磨片,将过热的磨片切换到待机位进行冷却,同时将另一个待机位的磨片切换到工作位进行加工,保证长时间续航工作;二
、
本技术在握把壳体内设置风扇随电机轴转动,产生从握把壳体到头壳的气流,对握把壳体内的电路板组和无刷电机进行散热,随后从头壳吹出对工作位与待机位的磨片进行散热,一方面延缓工作位磨片的升温速度,延长其工作时长,另一方面快速冷却待机位的磨片,使待机位磨片快速冷却,省却磨片过热后的停机冷却时间;三
、
本技术在头壳内设置截面积小于握把壳体的气流管道,使气流从握把壳体进入气流管道后流速加快,使气流从第一出气口流出时能够更充分地接触到磨片,进而提高气流的散热效果;四
、
本技术在头壳与气流管道之间设置挡板,挡板随切换机构进行调节,使气流管道内气流始终从磨片所处位置处吹出,集中气流提高散热效率
。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
16.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角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角磨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角磨机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角磨机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角磨机的又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放大图;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头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处放大图
。
17.图中:
100、
外壳;
110、
头壳;
111、
第三出气口;
112、
第一滑槽;
113、
第二滑槽;
120、
握把壳体;
121、
无刷电机;
122、
电池;
123、
气流入口;
124、
电源开关;
125、
电机轴;
126、
主动锥齿轮;
127、
从动锥齿轮;
128、
连接架;
129、
输出轴;
130、
伸缩套管;
131、
压簧;
132、
连杆;
200、
安装机构;
210、
保护壳;
220、
连接法兰;
221、
安装架;
222、
第一轴承;
223、
法兰本体;
224、
螺帽;
230、
磨片;
240、
锁紧螺母;
300、
散热机构;
310、
风扇;
320、
气流管道;
321、
第一出气口;
330、
挡板;
331、
第二出气口;
332、
第二拨杆;
400、
切换机构;
410、
滑台;
411、
螺纹连接套;
412、
束带;
413、
导向辊;
414、
拨块;
420、
切换开关
。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
19.请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手持式角钢打磨机,包括:外壳
100、
安装机构
200、
切换机构
400、
散热机构
300、
电池
122、
电源开关
124、
电路板组(未示出)和无刷电机
121
;如图1至图2所示,外壳
100
形成了供使用者手持的握把壳体
120
以及用于装配磨片
230
的头壳
110
,头壳
110
的两侧各安装一磨片
230
;握把壳体
120
内部形成与其造型相符的内部空间,用于安装电路板组
、
无刷电机
121
和散热机构
300
,握把壳体
120
尾端可更换地安装有电池
122。
20.如图2所示,无刷电机
121
安装在握把壳体
120
内,设有或连接有一个电机轴
125
,无刷电机
121
由电池
122
供电以驱使电机轴
125
转动,由电源开关
124
控制启停
。
21.如图
2、
图8和图9所示,切换机构
400
用于在工作状态的磨片
230
过热时,将其切换至待机位置,并将处于头壳
110
另一侧待机位置的磨片
230
切换到工作位置,缩短因磨片
230
过热导致的待机冷却时长
。
切换机构
400
包括输出轴
129、
传动组件
、
伸缩套管
130
和切换开关
420。
22.如图
2、
图4和图7所示,传动组件设置在无刷电机
121
与输出轴
129
之间,用于在电机轴
125
与输出轴
129
之间进行传动,输出轴
129
用于驱动连接法兰
220
和锁紧螺母
240
转动,输出轴
129
与电机轴
125
大致垂直,传动组件可以包括:主动锥齿轮
126
和从动锥齿轮
127
,主动锥齿轮
126
与从动锥轮啮合,电机轴
125
的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头壳
110
内部,并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
126
,主动锥齿轮
126
能随电机轴
125
同步转动,输出轴
129
的一端贯穿并延伸到头壳
110
的外侧,另一端与从动锥齿轮
127
通过键槽连接,从动锥齿轮
127
能随输出轴
129
同步转动,因而电机轴
125
转动时,带动主动锥齿轮
126
转动,主动锥齿轮
126
驱动从动锥齿轮
127
转动,从动锥齿轮
127
带动输出轴
129
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传动
。
23.如图5和图7所示,伸缩套管
130
套设于输出轴
129
外侧用于带动输出轴
129
缩入头壳
110
内,伸缩套管
130
的侧壁上设有连杆
132
,切换开关
420
滑动装配于头壳
110
上用于驱使伸缩套管
130
收缩,头壳
110
侧壁上开设有与切换开关
420
适配的第二滑槽
113
,切换开关
420
上设有与连杆
132
适配的第一拨杆,第一拨杆呈v字型,且其开口朝向连杆
132
,移动切换开关
420
前,第一拨杆开口最大一端与连杆
132
接触,当切换开关
420
受驱沿着第二滑槽
113
向连杆
132
滑动过程中,第一拨杆驱使连杆
132
向中间靠拢,带动伸缩套管
130
相向移动,进而带动输出轴
129
滑入头壳
110
内侧进行让位,使得输出轴
129
与螺纹连接套
411
脱离,此时可以移动保护壳
210
进行磨片
230
切换
。
24.如图3所示,头壳
110
相对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滑台
410
适配的第一滑槽
112
,滑台
410
滑动装配于第一滑槽
112
内,滑台
410
位于头壳
110
外侧部位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定位螺柱,用于装配保护壳
210
和连接法兰
220。
25.如图3和图5所示,螺纹连接套
411
轴向转动安装于滑台
410
上,螺纹连接套
411
与输出轴
129
轴心线平行,且螺纹连接套
411
与输出轴
129
通过键槽连接配合,螺纹连接套
411
的一端延伸至滑台
410
外侧,且位于滑台
410
外侧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螺纹,用于装配磨片
230
和锁紧螺母
240。
26.如图3所示,安装机构
200
用于装夹磨片
230
,安装机构
200
包括保护壳
210、
连接法兰
220
和锁紧螺母
240
,连接法兰
220
包括安装架
221、
法兰本体
223
,安装架
221
与法兰本体
223
之间通过第一轴承
222
连接,保护壳
210
与安装架
221
上均开设有与滑台
410
定位螺柱适配的通孔,安装磨片
230
时先将安装架
221
与保护壳
210
通过螺帽
224
与定位螺柱螺纹连接固定在滑台
410
上,再将磨片
230
安装在螺纹连接套
411
上,最后通过工具将锁紧螺母
240
螺接在螺纹连接套
411
上,将磨片
230
固定在法兰本体
223
与锁紧螺母
240
之间
。
27.如图2和图9所示,散热机构
300
设于外壳
100
内,用于对磨片
230、
电路板组和无刷电机
121
进行散热,散热机构
300
包括:风扇
310、
气流管道
320
和挡板
330。
28.如图2所示,风扇
310
安装于电机轴
125
上受电机轴
125
驱使转动,当无刷电机
121
驱使电机轴
125
转动时,电机轴
125
带动风扇
310
转动,形成从外壳
100
外侧进入外壳
100
内侧再流出至外壳
100
外侧的气流,为能够形成气流,在握把壳体
120
上开设有气流入口
123
,在头壳
110
上开设有气流出口,使得气流入口
123
与气流出口分别位于风扇
310
两侧,因而使风扇
310
转动时空气从气流入口
123
进入握把壳体
120
内侧,经过电池
122、
电路板组和无刷电机
121
后向头壳
110
方向流动,随后从头壳
110
吹出到磨片
230
上
。
29.如图
2、
图8和图9所示,气流管道
320
安装于头壳
110
内,气流出口包括对称开设于气流管道
320
侧壁上的第一出气口
321
,以及对称开设于头壳
110
侧壁上的第三出气口
111
,第一出气口
321
与第三出气口
111
一一对应,气流管道
320
用于将从握把壳体
120
内吹来的气流引导至第一出气口
321
位置处,且气流管道
320
的管口截面积小于握把壳体
120
,使得气流从握把壳体
120
进入气流管道
320
后流速加快,使气流从第一出气口
321
流出时能够更充分地接触到磨片
230
,进而提高气流的散热效果
。
30.如图8至图9所示,挡板
330
活动安装于气流管道
320
与头壳
110
之间,用于连通或封堵第一出气口
321
与第三出气口
111。
气流出口还包括对称开设于挡板
330
上的第二出气口
331
,挡板
330
朝向滑台
410
的侧壁上对称安装有第二拨杆
332
,滑台
410
位于头壳
110
内侧部位的侧壁上安装有与第二拨杆
332
适配的拨块
414
,切换磨片
230
过程中,处于工作位置的滑
台
410
沿第一滑槽
112
向待机位置移动,在即将移动到待机位置时触碰并抵推第二拨杆
332
同步移动,进而带动挡板
330
移动,使挡板
330
上靠近待机位置一侧的第二出气口
331
与位于待机位置的第一出气口
321
和第三出气口
111
对齐,而挡板
330
上远离待机位置一侧的第二出气口
331
与位于工作位置的第一出气口
321
和第三出气口
111
错开,使得挡板
330
将位于工作位置的第一出气口
321
封闭,进而使气流管道
320
内的气流只能通过待机位置吹出对待机冷却的磨片
230
进行散热;同理另一侧处于待机位置的磨片
230
向工作位置移动过程中驱使挡板
330
移动,使靠近工作位置一侧的第二出气口
331
与位于工作位置的第一出气口
321
和第三出气口
111
对齐,并将位于待机位置的第一出气口
321
封闭,使气流管道
320
内的气流从工作位置吹出对工作中的磨片
230
进行散热
。
31.如图4和图7所示,头壳
110
内对称安装有两个用于装配从动锥齿轮
127
的连接架
128
,连接架
128
与从动锥齿轮
127
之间通过第二轴承(未示出)连接
。
32.如图5和图7所示,伸缩套管
130
与连接架
128
之间设有压簧
131
,压簧
131
给伸缩套管
130
施加远离从动锥齿轮
127
的力,使伸缩套管
130
带动输出轴
129
延伸至头壳
110
的外侧,切换磨片
230
时,通过滑动切换开关
420
,驱使两个伸缩套管
130
相向移动,以使输出轴
129
与螺纹连接套
411
脱离,此时压簧
131
处于压缩状态,当磨片
230
切换到位时,松开切换开关
420
,压簧
131
释放,驱使伸缩套管
130
相远离,带动输出轴
129
向头壳
110
外侧移动,随后旋转位于工作位置的磨片
230
,使输出轴
129
与该位置的螺纹连接套
411
键槽连接
。
33.如图4至图5所示,两个滑台
410
之间通过束带
412
连接,头壳
110
内对称设有两个引导束带
412
的导向辊
413
,导向辊
413
用于降低束带
412
在转角处受到的摩擦力,在切换磨片
230
过程中,通过切换开关
420
使输出轴
129
与螺纹连接套
411
脱离后,将位于待机位置的磨片
230
沿第一滑槽
112
移动到工作位置处,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束带
412
带动另一侧位于工作位置的磨片
230
沿第一滑槽
112
移动到待机位置处
。
34.工作原理:当位于工作位置的磨片
230
过热时,将电源开关
124
关闭,沿第二滑槽
113
推动切换开关
420
,通过第一拨杆驱使两个连杆
132
相靠拢,带动两个伸缩套管
130
靠拢,进而带动两个输出轴
129
与螺纹连接套
411
脱离并滑入头壳
110
内部,即可移动位于待机位置的磨片
230
的保护壳
210
带动滑台
410
沿第一滑槽
112
向工作位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滑台
410
上的拨块
414
触碰到挡板
330
上的第二拨杆
332
,带动挡板
330
同步移动,使挡板
330
上靠近工作位置一侧的第二出气口
331
与位于工作位置的第一出气口
321
和第三出气口
111
对齐,使此处连通,而挡板
330
上靠近待机位置一侧的第二出气口
331
与位于待机位置的第一出气口
321
和第三出气口
111
错开,使此处封闭;同时另一侧位于工作位置的滑台
410
在束带
412
的牵引下同步向待机位置移动,并带动挡板
330
向待机位置移动,进而使挡板
330
上靠近待机位置一侧的第二出气口
331
与位于待机位置的第一出气口
321
和第三出气口
111
对齐,使此处连通,而挡板
330
上靠近工作位置一侧的第二出气口
331
与位于工作位置的第一出气口
321
和第三出气口
111
错开,使此处封闭;切换完成后,开启电源开关
124
,电池
122
给无刷电机
121
供电,驱使电机轴
125
转动,电机轴
125
带动风扇
310
转动,引动气流从握把壳体
120
末端的气流入口
123
进入握把壳体
120
内部,流经电池
122、
电路板组和无刷电机
121
将热量带走,随后向头壳
110
流动,气流进入气流管道
320
后分别加速从与两个磨片
230
对应位置的气流出口吹出对工作中的磨片
230
和待机冷却的磨片
230
进行散热
。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